- Sep 07 Wed 2022 15:35
城市角落的雪洞
- Jul 25 Mon 2022 16:27
生死凝眸:因為死亡,我們看見生命之重
父親罹患膽管癌已經三年了,原本每天凌晨三四點即出門到學校運動場走路20圈的健朗身子,在歷經多數次的往返住院及每週一次的化療磨折之後,一生意氣風發的氣勢幾乎削弱殆盡,今年一月不得不施行的疝氣手術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每回南下回去看他,印象裡那個開朗自信的勇者老爸不見了,臉龐消瘦蠟黃,肩膀也越發傾斜,蹣跚的步履不得不接受我們的攙扶!照顧他的夜裡,他常常因癌細胞擴散腰背痛得無法成眠,半夜睡睡醒醒,有時,我需要用拖的方式把他躺著的身體拖到床沿,讓他的腳碰到地上,然後再拉著他的雙手,幫助他撐起來好坐在床沿,他流著滿臉淚水喃喃自語地說他拖累我們,讓我們為他忙碌……我摟緊他的頭在我懷中,輕輕撫順著他的稀疏白髮,輕撫揉他的背,哄小孩似地輕輕跟他說你痛的時候就心裡默唸媽祖名號,請祂保佑你。
靜靜的夜,無語凝咽…
維基百科中對死亡做了如此之描述:死亡,是相對於生命體存在(存活)的生命現象,指維持一個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學功能的永久終止。能夠導致死亡的現象最為我們熟知的是衰老與疾病。縱使這個主流社會不斷創發種類繁多抗老凍齡保健的商品,衰老仍是人類生命不可逆的必然。已故外科醫師努蘭(Sherwin Nuland)在探討死亡經典之作《死亡之臉》感嘆:「大自然終將獲得勝利,在我們之前的世世代代都接受這樣的命運。在大自然之前,醫師願意認輸、謙遜。」衰老這個名詞不必然等同於疾病,老年身體諸多功能的老朽退化,理應是生命四季的必然流轉,如果一味將它與疾病畫上等號,必然擺盪在病痛的苦惱與挫折沮喪中。坦然面對衰老與垂死的歷程,顯然是一堂學習如何真正臣服生命的謙遜功課。
每天,哥嫂上班前將父親一天從早晨中午至晚上的藥品,順序的置放在方格藥盒中,以便父親容易辨識跟取用。我們很難去辨識藥品到底是延壽的救命仙丹,抑或是削弱生命的毒物,在緩解你疼痛、與潛伏你體內病毒細菌纏鬥殺戮的同時,卻又同時無情啃噬著你的活力。那藥包上清楚描述著服用藥物後可能的生理反應:昏眩、嗜睡、噁心、嘔吐…,彷彿大富翁遊戲裡的賭局,賭贏了你包山包海富可敵國。倘若賭輸你可能慘到連命都賠了進去!當藥品如此理直氣壯地成了你生命似乎不可或缺的主角,自此飲食不再變得趣味,因為你總得牢記並切實遵循飯前服什麼藥、餐後又要吞食幾顆的規則與循環。
從初發病時期惜命如金,總是自己乖乖按時吃藥的父親,兩三年化療及幾次進出醫院開刀的痛苦折騰下來,今年,他連出現血便都自己強忍住身體不適,隱瞞著我們。直至此次連著多日不明原因的內出血導致他幾乎貧血休克,血壓驟降,臉色發白額頭冷汗冰涼,我們緊急叫來119救護車,簡直是五花大綁強押著他躺上醫療床,不管他如何滿眼淚水苦苦哀求他不要去醫院!臨出門前還哭嚎著交代他不急救、不插管、不心肺復甦術,不要死在醫院,再怎麼樣他也要回來家裡。
- Jun 19 Sun 2022 01:34
安住
- May 08 Sun 2022 19:22
生命河流的轉彎處
今天 往指南宮爬山的石階上
突然莫名的想念起這位好友
跟素華初識是在旅行社,西藏阿里之行出發前的行前說明會中
我們兩個都是單獨報名的 所以當天就被編派為住同間房的室友
這是一段不算短的行程 近20天 而且是處於三四五千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區域
- Mar 09 Wed 2022 14:36
小小樹食與宜均會面
宜均是我讀中文系時的同學,算一算我們竟也有超過25年沒有見面了。也許是已經到了覺得很多事情都可以隨心所欲、無所謂的年紀了,也或許是因為真是老同學了,即使素面相見,也覺得自在,可以無所掩藏無論是心上或臉上風霜。25年的時間可以走過多少晴陰風雨呢?再回首,點點星塵已縹緲無影,揮揮衣袖,不留下一點塵染!笑笑聽他述說同學的一些傳聞事情,人世滄桑,不是當事人,永遠無法論斷是非曲直,唯有一點點慨歎與深深的祝福。
你都好嗎?我問著,他提起他太太10數年前生病的事情。真是受苦了,也難得他的有情有義。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頁故事。生命扉頁,寫盡華年與滄桑。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宜均提起他小時候在家裡一本壽春本古刻「金剛經」裡讀到經註疏「水清月來,月本非來;雲遮月隱,月亦非去。如心淨見佛,非是佛來;心垢不見,非是佛去。」聽著聽著,心裡覺得觸動。
- Mar 06 Sun 2022 14:34
妙法的人生風景
「妙法」的人生風景
一開始到妙法是因為手臂手掌手指有麻感,看了幾個地方都沒看好,因太極拳同學介紹,沒想到一次就解決了問題。後來就一直規律的每星期來做一次調理,當保養養護自己的身體。算算至今也有3個年頭了。除了平常因姿勢不良引起的小酸小痛因每週的調理而不至於養成沉痾,最大的收穫是頭頸部的調理疏通,讓之前常頭痛頭脹的我也能成功完成走一趟高海拔西藏阿里的夢想。
前晚小師傅幫我推拿時,趴在整療床上,耳朵聽著曾醫師跟前一個患者殷殷囑咐著,「讓自己的心慢下來,縱使念頭奔馳飛速,凡人總是心亂如麻,你要學會慢下來,觀照你的念頭。右手舉起來時知道你在舉右手,生氣時也能觀照到你現在怒氣正在升起,因為有一個清楚觀照你升起念頭的你,你也因之能放下你即將升起的不淨念頭。……」聽著聽著,心裡有著聽法開示的法喜與感動。我想起來之前參加了幾次內觀十日禪的課程,通常人們會對愉悅的感受產生貪愛,對不愉悅的感受產生嗔恨。我們必須用心地觀察它們,來了解其易變的特性—無常。如果能了解它們易變的特質,你便與真相同在。你的心會變得如此敏銳,而不會產生貪愛、嗔恨或無明。
對生活必須觀照,對身體也是必須觀照。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會遇到的事,無關貧賤富貴,無一可逃開。但是因為懂得觀照,而不致陷於無明的昏沉,而對於自己生活的掌握度會高一點,情緒的管理會通暢清明一點。而對於身體…我常看到來曾醫師這裡等待看診的人,明明身體苦痛著,等待曾醫師來幫我們診治調整,但是等待時可能還是翹著腳,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一點也沒有去察覺自己這樣不良的姿勢,可能正是讓自己身體受苦的重要原因。
來妙法的這三年多,學到很多健康的知識。也因為看著許多來妙法的朋友們各式各樣不同身體的病痛,也讓自己更深刻體認健康的無價。很喜歡妙法時常播放的誦念佛經的音樂,總是能讓我沉澱下因工作而喧鬧紛亂的壓力。也謝謝曾醫師那晚對「觀照覺知」的開示,提醒我在生活中繼續修習內觀,深觀無常與平等心。也謝謝曾醫師的妙手妙法,以及小師傅精確的推拿手法,讓我能保有身體健康平安。謝謝你們,合十感恩!
- Oct 07 Thu 2021 20:49
不必在乎我是誰—大海
- Oct 02 Sat 2021 19:57
守護
- Oct 02 Sat 2021 16:33
聽情歌的下午
- Sep 27 Mon 2021 13:18
發燒
- Sep 22 Wed 2021 20:30
Reflection Of Myself~我自己的倒影
- Sep 16 Thu 2021 05:34
西江月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溪頭 一作:溪橋)
辛棄疾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 Sep 15 Wed 2021 02:23
上了年紀的男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f0vVejDpv4
時間,對於一個男人而言,總是掠走一些曾幾的不捨,留下更多無奈和疲憊。曾刻骨銘心,曾心比天高,曾輕狂的自命不凡和不羈澎湃,終隨年紀淡然,變成一種對生活喜怒不言的接納,承擔著家庭、事業,和每一種情感所對應的責任。過往的離合悲歡,曾經的淡淡感傷,渴望和現實的落差與無奈,不甘平凡的無助和茫然,都陪伴著生活賦予的壓力煩惱,一起裝進心裡看不見的行囊,留一份掩藏苦楚的堅強外表,給愛我們、選擇我們、相信我們的人去依靠。只有在不被發現的角落,才獨自偷偷地翻開心裡,那本屬於“上了年紀的男人”曾寫過的故事。
《上了年紀的男人》由歌手大壯演唱,用滄桑的聲音契合著情感,涵蓋人生中愛情友情、夢想渴望、現實家庭等各個角度,詮釋著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心中的矛盾與無奈,刻畫了堅強粗曠的背後,那些柔軟脆弱和感歎往昔的情懷,同時更表達了對生活不放棄的態度,為了責任,默默堅持的無悔無怨。願更多的朋友,可以在歌曲裡找到自己,因情感的共鳴,而為疲憊的心靈抹上一絲慰藉,也去為身邊那個“上了年紀的男人”送一份理解,送一份珍惜,送一份致敬。(福茂唱片)
- Sep 13 Mon 2021 08:47
法法通道,術術含道
- Sep 11 Sat 2021 05:40
燦樹
- Sep 09 Thu 2021 11:17
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