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妙喜淨土當中,有一尊佛,名為廣目如來。
有一次他在對大眾說法的時候,一位比丘起身請示廣目如來一個問題。
他問道:一位行於菩薩道的人,在修學菩薩學處的時候,最重要的修持是什麼?
佛陀回答道:
菩薩的一切行持當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忍辱的修持。菩薩若能夠披上堅韌的忍辱鎧甲,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簡介
十六世紀的歐洲,宗教法庭正撲天蓋地追捕異端。
一個沒有權勢背景的隱修院修女發現,自己祈禱時能達到神魂超拔的神祕境界,感受到與天主完全的合一。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簡介
「對『戰士旅行者』而言,選擇其實不是去選擇,而是優雅地接受『無限』的邀請。」~唐望
在卡斯塔尼達的前一本書《Magical Passes》中,他透露自己是一種巫術傳統中的最後一位傳人,所以他可以自由地,也是義務地盡量分享他的知識。在這種心境下,他於本書中回溯了與唐望最早期的一些學習經驗,並且描途了他尊照唐望指示,選擇生命中「最值得回憶的事件」時所遭遇的困難。唐望說,巫士如果能辨別出主要生命事件(不單是高中畢業之類的表面事件),就能夠「達到心理與能量上的調整,在知覺上為進入未知做準備」。
如此痛苦地深入潛意識,也是心理分析的基礎,不管卡斯塔尼達的讀者是否能掌握住唐望的奧妙教誨,或者只是遵循比較熟悉的心理學領域,他們都會對卡斯塔尼達在書中所透露的個人生命感到著迷,尤其是他的童年與青少年階段。在這本他死後才出版的書中,卡斯塔尼達揭露了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意義深遠,令人動容,也令人無法不去思索,他如此艱苦自我準備後,所進入的另一個世界,也就是唐望所謂的「無限的活躍領域」(The Active Side of Infinity)。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我三論: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核心教誨
內容簡介
萬物不離真我
印度拉瑪那道場(Sri Ramanasramam)給初訪之尋道者的推薦讀物
拉瑪那尊者教誨的三篇入門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情一件一件的接近忙碌的尾聲
夜裡讀 《那花,兀自開著》
孟祥森/孟東籬作品精選集7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愛鋼筆
我愛美麗的鋼筆
摩納哥葛莉絲王妃系列登場
萬寶龍向時尚代表致意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曦月苑鋼筆
設計靈感源自於皎月之美,筆身圖案以文學氣息演繹<月苑:月夜之夜,在瑟瑟秋風裡搖曳的樹葉>之景象。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向靜默,如你本來:印度一代聖哲拉馬納.馬哈希對話錄
內容簡介
室利.拉馬納.馬哈希二十世紀初印度最著名的心靈導師,
與拉瑪克里希納、甘地、奧羅賓多並列印度四大聖者。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看到了---
此塵世如雲煙
轉瞬即逝
----印度史詩《摩訶般若多》
戰士迦爾納(Warrior Karna)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生命危急,你是否願意接受插管或裝置人工呼吸器?
如果無法進食,你是否願意插鼻胃管或靜脈營養輸液滴注?
如果生命有限,你是否想過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簡介
修練體位法的6個步驟+大師親誦的4道語音咒語+哈達瑜伽調息的4大要點
瑜伽要練得道地,從調息調心入手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母峰之死
內容簡介
★ 《阿拉斯加之死》作者強.克拉庫爾傳奇名作,讓世人重新評價登山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地者
萬物之逆旅
光陰者
百代之過客
而浮生若夢 為歡幾何?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
在混亂中而不變異謂之常
在生滅中而無去來謂之住
在晃幻中而不壞爛謂之真
在汙濁中而不染著謂之淨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瑜伽上師最後的十堂課——追求無限成長與成就的心性準則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無謂的盛宴»
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直譯為《慶祝無意義》
「原來,你並非來到這個世界,你乃出自於它,就如浪潮出自於海洋一般。你在這裡並不是個異鄉客。」--Alan Watts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埃米莉·狄更生----美國詩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米莉·狄更生 |

|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修行體系或心理學說的思想之所以會吸引我的興趣
在於其思想陳述的邏輯性是否能說服我
即使「第四道」最強調的是「我們不能做」、「大多數人都是沉睡的」
但這個沉睡如我,還是得用自己的理智中心去感受自己能否被說服的地方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