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很怕 不忍 不捨

看跟有關納粹  猶太人相關的電影



今天又拿起之前看過的 戰地琴人

還是沒法一次看到完



但我想起更久以前看過的電影 美麗人生



我想著

在同樣的生命軸線上

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視野去看待我們正所處的生命處境?

生命處境是一種外在於自己內心世界的 處於一種被動的 順著生命之流走的安排

而內在於個人心內的 精神層面的 韌度 韌性 堅毅 耐性 慈悲 善美的堅持 

是我們可以主宰的  決定的高度與深度 

 

正巧最近正在讀的書 愛與自由

是 著名薩提爾家族療法的大師的自傳

目前80餘高齡的她也曾經歷過猶太人那樣的戰亂

看過戰爭中人性的醜陋 卑劣的一面

但她終是將曾經不堪的經歷內化為更能去體會人心中軟弱或善良 光明的一面

進而去從事助人的社會工作者的工作



我想

生而為人

我們很難去知道老天爺將為我們編排什麼樣的劇本

但要帶著一顆信任的心

至少我一直都是如此

向著陽光面看

朝著有光的地方走

作個有力量的人

然後 盡力去使身邊的世界更美好

這是我一直所相信的

.....





<美麗人生> 劇情簡介

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中悲慘生活的電影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辛德勒名單》。然而天性樂觀幽默的意大利電影藝術家出人意料地從陳舊的創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鮮的東西,《美麗人生》,即在充滿鮮血和死亡的集中營裡找到了一種美麗。

故事很簡單,1939年春天,戰爭的陰麋籠罩著歐洲大地,快樂的猶太小伙子基多為了尋找自己的理想和愛情全然不顧當時法西斯的高壓統治,來到了意大利阿雷佐的斯坎小鎮。不久,一位年輕女子黛麗闖進了他的生活,黛麗是鎮裡的小學教師,她的未婚夫是當地的一個納粹走狗。基多發現黛麗就是他心中的公主,於是他用盡渾身解數,憑著超人的幽默感和機智勇敢,最終贏得了姑娘的愛情。幾年後他們有了兒子可愛的小喬蘇,同時基多也實現了一生中最大的夢想即擁有一家自己的書店,一家三口過著祥和安寧的幸福生活。


然而好景不常,隨著戰爭的升級,這一切都在頃刻間化為烏有,在法西斯主義反猶太政策下德軍在意大利開始瘋狂迫害猶太人,一家人失散被關入集中營,爸爸基多與剛滿五歲的兒子關在一起;媽媽則被關在另一處。為了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免遭罪惡的踐踏,讓兒子的童年只有美好的回憶,在殘酷無比的集中營裡,爸爸以玩遊戲的方式讓兒子仍保有童年的快樂與天真。


基多瞞著兒子說集中營只是一個為他即將到來的生日而準備的一個遊戲,規則是不吵鬧不吃零食,這裡所有的人都是遊戲的參與者,如果小喬蘇表現好的話便可以贏得一份最棒的生日禮物。兒子信以為真,雖然在集中營裡父子經歷了種種磨難,但每次基多都用美麗的謊言哄著兒子繼續玩這場遊戲。


到了最後,爸爸仍然死於納粹的槍下!兒子回到了媽媽身邊,催人淚下。


影片導演堅守“生命是美麗的”原則,表現了一個父親坦然面對殘酷的現實,用一個全世界最美好的“謊言”,為兒子編制了一個快樂的童年。這絕對不是一場悲劇,從一開始基多搞笑的出場就可以看出導演想營造一種喜劇的氛圍;而基多在追求多拉時候種種離譜的舉動,特別是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脫衣舞的情節將喜劇的因素加強到了鬧劇的程度,有趣的場面甚至不斷貫穿在集中營裡,就是基多最後被押走處死時,出現在躲在鐵箱裡的小喬蘇面前的也是一個扮著小丑誇張模樣的爸爸。


編導以喜劇的手法表現一個如此感人的故事不僅沒有削弱電影的思想性,恰恰相反,表現出了更深層的思想,不讓觀眾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基多在獄中不僅僅是為了兒子心靈不受到傷害才故意“欺騙”他,力量也來自於基多自己的內心透露給觀眾的哲學:所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一場瘋狂遊戲,最後的勝利終將屬於熱愛生活的人們。在集中營那麼讓人恐怖絕望的環境裡,基多臉上始終帶著笑容,沒有發自內心對生活熱愛的人,不會有這種燦爛的、讓人喜悅而充滿力量的笑容!基多知道噩夢是暫時的,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影片沒有像《辛德勒的名單》那樣直接展示集中營的殘暴和血腥,而是用全新的視角來反映戰爭的殘酷,觀眾則在笑聲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時被黑暗所籠罩,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美之所在。這也是最令人動容之處。這位慈父身上折射出的光輝能把地獄照亮,使所有人感到生命的美麗。


《美麗人生》這部影片是由意大利著名喜劇演員兼導演羅貝多•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黑色喜劇片,該片在第71屆奧斯卡提名中共獲得七項,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外語片、最佳電影音樂(戲劇類)和最佳剪輯,作為一部非英語電影能在奧斯卡提名中獲得那麼多的提名,其中還包括有電影、男主角、導演、編劇這幾個非常重要獎項的提名,可見其巨大的成功。


除了奧斯卡金像獎以外,該片還曾獲得過總共二十八項國際大獎,在全球佳評如潮。貝尼尼也由此成為奧斯卡影史上第一位以外語片拿到奧斯卡影帝的外國演員。他的電影直接、簡單、不做作,而且熱情洋溢、充滿笑容。《美麗人生》是他所執導的第六部影片。羅貝多•貝尼尼在影片中所詮釋的基多(Guido),我們在他身上看不到可悲的一面,他用最直接的方法表達情感,不會因為窮而自卑,不會害羞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他的簡單和純真的感情,總能引人會心一笑。而在集中營中,他知道自己沒有力量去對抗所有的不公平,但他又總有辦法從中取樂,他的一切行動都向著光明面,世界在他的眼中就如同童話一般,而觀眾也嚮往這個童話世界,我們在真實中掙扎,現實是殘酷的,其實只要眼睛一變,就能看到我們的童話世界。




導演:羅貝多貝尼尼(Roberto Benigni)

制片:艾爾達法瑞(Elda Ferri)

編劇:羅貝多貝尼尼(Roberto Benigni)、文森索希拉米(Vincenzo Cerami)

演員:羅貝多貝尼尼(Roberto Benigni)、妮可麗塔布拉斯契(Nicoletta Braschi)


1998年羅貝多•貝尼尼獲歐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1998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1999年法國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獎

1999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199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999年奧斯卡最佳音樂、最佳原創劇本獎

1999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明心網】(http://www.dajiyuan.com)


<戰地琴人>劇情簡介


  一九三九年席爾曼正在華沙的國家電台演奏鋼琴,德軍砲火擊毀了電台,便與家人準備行李,正要逃走,卻從收音機聽到法國與英國已經向德國宣戰,於是決定放棄逃亡。在這之前,席爾曼認識了波蘭人裘瑞克的表妹多蘿塔,兩人一見如故,但在德軍佔領華沙後,處處不准猶太人入內,兩人連個約會地點都沒有。


  很快地德軍在華沙用磚牆砌起了一道牆,將所有猶太人集中居住在這個指定區內。由於生活漸趨困頓,為了讓家人能夠糊口,席爾曼將名貴的「貝西斯坦」名琴以二千波幣賣給商人。一名叫海勒的猶太人要席爾曼及其弟亨瑞一起加入指定區的警衛工作,但席爾曼不忍欺凌猶太人而拒絕。


  不久德軍將所有猶太人運上火車送往東岸集中營,海勒趁人不注意將席爾曼拉出人群,並要他開始逃亡。在這之前,席爾曼的父親以二十元波幣買了一塊牛奶糖,切成許多小塊全家分食,這是席爾曼與家人最後訣別的共餐。


  席爾曼回到家中見東西已被劫空,原本演奏的餐廳亦無法倖免,在友人的幫助下,席爾曼暫時被安置在砌牆的猶太人行列,但因抬頭看飛機不慎使磚塊落下,被德軍打得昏迷不醒。被救醒後,席爾曼擔任廚房工作,也適時加入反抗軍擔任偷運槍枝的工作。


  席爾曼決定離開指定區,在反抗軍的梅耶克的幫忙下,投奔以前認識的女歌手。在女歌手與丈夫的幫助下暫時躲在反抗軍藏槍械之所。同時反抗軍給他一個地址,謂日後走投無路時可以至此尋求幫助。


  一九四三年的四月,席爾曼躲在樓上目睹了對街反抗軍與德軍對峙將近一個月後才遭逮捕擊斃,但因肚飢的席爾曼在尋找食物時被波蘭女人發現不得不狼狽而逃。


  席爾曼找到紙條上的地址,發現是多蘿塔與結婚一年多的丈夫居所,在她的幫助下席爾曼躲至醫院與秘密警察辦公室對面,但因反抗軍攻擊,席爾曼再度逃亡,而在閣樓上遇上了德國軍官威廉‧霍森威爾,兩人因琴相知,在威廉幫助下席爾曼才活了下來,直到俄軍解放了華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