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

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

 

這是一個大量照片可以被製造的時代

但是 美感的素質是無法大量被製造的

它牽涉到一個人的人文素養 思維理路  內在信仰 生命信念 以及觀看世界的高度、厚度與角度

於是乎 有些人拍攝的照片可以觸動人共有的情懷

如我所鍾愛的攝影家 星野道夫  柯錫杰  范毅舜  張宏聲.....

今天本來拿著這本書要去送人

路上重新翻看一些篇章  還是好喜歡 

最後又走進三民書局重新買了一本送朋友

要多多支持出版嘛  我心裡如是想著

  

內容簡介

  有一位攝影家,高行健讚喻他「用照相機取代畫筆,又超越了相機的機械性能和照片的物質性,賦予影像以某種繪畫的可能。」他是第一個在紐約開設個人工作室的華人攝影師、第一個深入撒哈拉沙漠拍照的台灣攝影師,也是第一個把攝影作品推向藝術、得以在Hammer Gallery等重量級藝廊展出的攝影師。他開創了新的攝影風格和構圖視野,在七○年代,他的大名已享譽國際。他是台灣現代攝影第一人──柯錫杰。

  本書是柯錫杰執相機五十年首度公開他的攝影美學之精華集結。在他眼中,什麼是美?什麼是藝術?如何拍出好照片?為何《Play Boy》和《國家地理雜誌》找他他都不拍?書中都有精彩論述。

  他是一個極其純真浪漫的人,面對美景時,他經常感動落淚,高興時又不顧周遭眼光,脫了衣服便手舞足蹈。在向舞蹈家妻子求婚時,他在紐約清冷的黃昏中拍了一張照片寄給當時還在台灣的她,他說,「舞台有了,燈光有了,就是缺少一個舞者。」一頭白髮,一顆少年的心,帶著一身憨膽,柯錫杰走遍世界,擁有與眾不同的精彩人生,也透過他的心和眼,給我們一張又一張動人的精彩照片。

  攝影家說,「現在,只要拿起相機,開始走路,他什麼都能拍。」這當中必定有著超越技巧的深刻內涵。也許正如評論所說:「那不是技巧,是靈魂。」

作者簡介

柯錫杰

  1929年出生於台南,早年赴日學習攝影,返國後以高度精準的影像技術拍攝指揮家郭美貞、舞蹈家黃忠良等人物寫真,展現強烈個人的視覺風格,並且表達人物內在深層的精神。

  六○年代移居美國紐約,是少數能在美國紐約商業攝影界獲得肯定的亞裔攝影師,曾經為Bazaar、Essence等國際知名雜誌擔任特約攝影。1979年為追求個人藝術創作的突破,在名利雙收之際毅然結束在美國的事業,遠赴南歐及北非拍攝風景,完成了造型簡潔、風格獨特的「心象攝影」系列,成為日後引領台灣攝影發展的重要里程碑。2006年國家文藝獎得主。

在原始的荒原裡尋回人性──柯錫杰《印象未曾見》

作者:王昀燕 / 2012-12-25

柯錫杰-1
(攝影/但以理)

採訪當天正逢冬至,問柯錫杰吃湯圓了沒,他說,不曉得這天原是冬至,再說,他前些日子迷上新疆餅,早也吃,晚也吃,孰料餅裡的胡椒粉卯起來作祟,竟把他的胃給弄壞了,糯米不好消化,湯圓自是無福消受了。這下,他不得不服老,更要細心照料身子,「我還有好多地方想要去拍呢!」高齡83歲、一頭華髮的他笑瞇了眼,像個一心嚮往去遠方野遊的孩子。

二戰結束後,一個日本人離台前將一台德國出產的老相機送給了柯錫杰,那年17歲的他因而開始拍照,「這個東西實在是讓我很興奮,我覺得相機是magic,還自己沖洗照片。」青春期的他,徹徹底底嘗到了攝影的快樂,他第一張照片拍的是一隻貓在屋頂上甜甜地酣睡,後來他將照片寄往日本參賽,竟入選了,「我高興得把底片馬上送過去,自己都沒有留照片。」經此鼓舞,他亢奮地帶著相機走訪各地,一拍就是六、七十年,透過簡潔利索的線條與色塊,重新定義世界的樣貌。

印象未曾見
印象未曾見
甫於近日出版的攝影回憶錄《印象未曾見》,網羅上百幀柯錫杰過往未曾發表的作品,靜幽開展,彷彿人生一瞬,靈光激射。收錄的作品中,最早的一幅攝於1960年代,「伊甸樂園」則是去年遠赴澳洲荒僻良美之境所形構的系列佳作。

此一攝影集封面照片攝於1987年,主題是美國紐約一戶外雕塑,該雕塑距離柯錫杰彼時的工作室不遠,某一天,風雪大作,他行經此地,出於直覺地拍攝下這張黑白照片,被他視為個人創作生涯中的傑作。柯錫杰說,在抽象的線條中,其實蘊含性的暗示,「說清楚一點的話女孩子會臉紅」──畫面上顯著的V字型好似女人敞開的白皙大腿,上方的黑色方塊有若隆起的乳房,至於V字型中央那若隱若現的線條則暗喻男子性器,如此靜止於白雪蒼茫裡的雕塑,在他的框景下,竟成了另一幅繾綣難捨的人間風景。

60年代晚期,在台灣攝影圈已占有一席之地的柯錫杰,毅然拋下盛名,奔赴紐約,彼時,他孤獨一人,經常至中央公園看戶外戲劇演出。書中有張照片同樣聚焦於寒冬中的紐約,冰天雪地裡,中央公園的湖面搖身一變成為溜冰場,在慢速快門下,雜沓的人潮拖著紛紛的影子,與僵直而冰凍的城市景觀成了絕佳對比。

柯錫杰-2
(攝影/但以理)
說起中央公園的湖,柯錫杰倒有一樁不可不提的軼事。有年春天,兩個小孩在結成冰的湖上玩,因冰層稀薄,孩子竟落入冰水中,警察聞訊而至,派了狼狗要救人,怎料狼狗也失足落水了,後來警局又遣派直升機前來救援,才化解了這場危機。當時他恰巧在現場替一位有意往好萊塢發展的女子拍人像,目睹意外實況,也拍下了直升機將孩子自湖中營救上來的畫面,「那時候新聞記者跑來時都沒有拍到,只有我拍到,我的美國朋友馬上說:『欸,只有你拍到這個畫面!趕緊拿去《紐約時報》!』」柯錫杰聞言,遂將底片送交《紐約時報》,翌日一大清早,他接獲UPI(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來電,說要買他的照片,他納悶道:「什麼照片啊?」對方說:「你還不知道嗎?Mr. Ko, 今天《紐約時報》的頭版有你的照片!」那陣子,柯錫杰剛離開一個工作室,正在等待新的機會,「我本來都沒有錢了,冰箱裡面什麼都沒有了,一下子來了好幾百美金!」言及至此,柯錫杰笑得暢快,直呼蒙受上帝垂愛。

爾後,柯錫杰在美國站穩了腳步,開始擔任《Bazaar》《Essence》等時尚雜誌特約攝影,成為紐約商業廣告界少數展露鋒芒的亞裔攝影家,但他卻不受絢麗的風尚所魅惑,在70年代末告別華美絕倫的時尚攝影圈,遠赴歐洲浪遊八個月,追求簡單純粹的意念。

裸體向來是柯錫杰鏡頭下的焦點之一,2011年,他起意前往澳洲的原始荒林取景,拍攝裸裎的人像,重現伊甸園的歡快時光。一在網站上徵集志願者,便有許多人踴躍報名,這回他說,「我不是要拍模特兒,我要拍『人』。我現在覺得女性的身體不只是那種模特兒的性感之美,每一階段的女性裸體都是上帝做的,這都是美。」被攝者中有一對母女,「那天陽光很漂亮,媽媽一脫光,7歲的小女孩一看到就飛撲過去,抱著媽媽開始吸她的奶。噢!這個鏡頭讓我非常地感動,這就是人性嘛!」

不知怎地,「伊甸樂園」系列作品在構圖上多半採取傾斜的水平線,像是要顛覆什麼似的,想必這是柯錫杰刻意所為,令其中的人和景致能夠不受世俗禮教與目光束縛,自由徜徉,盡情擁抱與愛。

〔柯錫杰相關作品〕

 
轉動鏡頭的頑童--柯錫杰
轉動鏡頭的頑童--柯錫杰
 
柯錫杰攝影五十年精選
柯錫杰攝影五十年精選
 
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
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
 
KO SI-CHI
KO SI-CHI
 
活得精采系列:柯錫杰看水岸.社區.博物館
活得精采系列:柯錫杰看水岸.社區.博物館
 
府城迎媽祖柯錫杰鄉土文化攝影專輯
府城迎媽祖柯錫杰鄉土文化攝影專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 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