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最近出版了一本自傳
書名就叫 我是黎智英
果真是霸氣十足 天上地上唯我獨尊
黎智英何許人也?
他就是在2001年創辦台灣 壹周刊
2003年創辦台灣 蘋果日報 的媒體鉅子
當許多企業家都看衰台灣 紛紛進軍大陸市場的時期
這瘋子卻孤注一擲 在台北買下大樓 一棟給壹週刊 一棟給蘋果日報
甚至在桃園買地建印刷廠 更在全國大報要脅旗下派報系統聯合抵制蘋果日報的時候
索性自己再投資創建自己的派報通路
絲毫不受他人的箝制
這份氣魄 狠勁 與豪賭的性格
果然掀翻了台灣的天 台灣的地
即便我們再怎麼不喜歡這樣的一個媒體風格
但單純作為一個企業成功經驗的學習
黎智英的確是有他過人與奇特的地方
一家不賺錢的公司
說什麼溫情主義也是枉然
賺錢 其實是不能談情緒的
就事論事 該殺該斬 明快乾脆
可我們總是逃不過情緒
糾葛之間 往往就錯失了許多黃金機會
黎智英正巧就是這種 可以摒棄一切情緒的人
立定目標 一定要發達
他不想知道太多別人詆毀他的話
知道的太多 會騷擾他
他不留戀威風的時候
留戀只會影響他更發達的動力
著名的左丹奴Giordano
也是他一手創建的
黎智英蠶食台灣市場的策略既毒又狠
厚厚的一疊報紙只賣5元
先用超低價策略逼得台灣報紙從15元降到10元
當大家吃習慣這顆蘋果的滋味的時候
他又重新調回一份15元
成為台灣目前最貴的報紙
當大家以為頭條新聞一定是國家大事的時候
蘋果卻告訴大家 讀者關心的事才是真正的頭條
雖然我不喜歡壹週刊跟蘋果日報
但是 為了讓公司賺錢
我想 我還是得收拾起我的文人風格
學學人家經營企業王國的野心與賺錢的氣魄!
摘錄幾則黎語錄:
我在黑暗中摸索 用發現的事物來照亮自己行過的路
沉悶的日子 比苦日子更難過
每次犯錯都是一項成本 自己承擔所有的學習成本是不划算的
還是去市場買答案
讓市場分攤這些成本來得划算
假如解決了困難
但性格卻沒有一起成長
困難其實是沒有解決
我們亦不是真的進步了起來
我從沒有想過
為什麼別人有的 我沒有?
因為我知道 別人有的 我都可以有
別人的成就不是我的詛咒....
- Nov 19 Sat 2005 07:38
看一顆蘋果如何撼動台灣?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