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06 Tue 2018 17:26
書寫靜心
- Jan 01 Mon 2018 19:40
2018年第一天...練拳記
- Jan 01 Mon 2018 15:09
告別2017美麗的一年
忙碌依舊的2017年—
1月再版陳傳龍老師【太極拳本義闡釋】
5月出版了前水利署長的半自傳作品【全力以赴–水利生涯60年】
12月出版陳傳龍【太極拳透視】上卷1~3冊
今年去了司馬庫斯鎮西堡旅遊、南德及日本名古屋,特別是和媽媽遊日本
- Nov 05 Sun 2017 09:47
梵谷-星夜之謎
- Sep 24 Sun 2017 20:06
信仰的狂喜---單獨與神啟
內容簡介
- Sep 17 Sun 2017 18:52
皮爾斯夫人野小孩旅程之2-2017德國黑森林慢活與慢食之旅
- Sep 17 Sun 2017 12:50
皮爾斯夫人野小孩旅程-2017德國黑森林靜心之旅
- Aug 26 Sat 2017 14:08
金枝玉葉
我的母親出生於民國31年臺南縣歸仁鄉六甲村很貧窮的家庭。5、6歲前,母親體弱多病,有一天傍晚,外婆聽見門外頭有瞎眼卜卦算命仙經過,就請他幫母親看相卜個卦。算命仙說「鳳嬌配李旦」(唐朝睿宗皇帝),鳳嬌這名字可是個皇后的格,母親的命相擔不起這個名字的富貴,於是自此之後母親就多了個「金葉」的別名。(母親提到這段往事多憑記憶,姪子在旁馬上拿出手機谷歌,果真有這段史實且潮州戲曲亦有此劇碼,告知母親,母親瞪大眼興奮驚訝的說,還真的有啊?!)
7、8歲時的童年母親都過著放牛的日子,母親很羨慕別的小孩都能去學校上學,而她只能放牛。有一回,她鬧脾氣,還故意把牛綁在四周都吃不到草的樹幹上。母親記得,那晚外公去帶她回家,她氣嘟嘟的不說話,外公一把抱起她,把她放在鋪著稻草的牛車上,一路靜靜地沒說話。偶爾外公還轉身拿給她西瓜吃。這是她對外公殘留記憶中最深的身影。快11歲那年年尾,外公就生病去世了。
那時候的鄉下,常常有臺南市一些有錢人家來鄉下找幫傭。12歲那年,反正也不能讀書,成天只是放牛,有一天,遇見一個擔著芒果叫賣的婦人,正巧提到有人要找幫傭幫忙顧小孩,母親就央求外婆讓她到臺南去賺錢。當時圓環邊光華戲院的陳老闆,是母親第一份幫傭的工作。做了一個月,母親因思念家裡而哭哭啼啼的被外婆帶回家。之後又到當時一位臺南市議員家裡幫傭煮飯。15、6歲那年,母親在運河邊的國華織布廠家幫傭,幫忙帶小孩、送便當跟煮飯。外婆每個月從鄉下走路幾個小時到臺南市看母親,母親說,每次來外婆總帶著一把剪刀幫她剪頭髮,其實最主要的是來跟她老闆拿她領的薪水。國華織布廠的老闆娘很疼母親,還叫外婆別再隨便亂剪母親的頭髮了,她後來帶母親去燙頭髮,有一次還帶母親去照相館,穿著日本和服照相,這張照片,母親至今還珍藏著。
母親也在當時認識了在沙卡哩巴赤崁食堂學廚藝的父親。20歲那年,他們結婚了,結婚四個月後,母親懷了第一個孩子,而爸爸也在此時到外島金門服役兩年。懷孕的媽媽住到關廟與婆婆嫂嫂住,每天要做竹編等細活幫助家計,母親手工粗活做得慢,賺錢不多,常被斥罵。熬了兩年,父親從金門退役回來,他們就決定攜手到臺南打拼,那時,兩人身上只帶著30塊錢。
- Aug 22 Tue 2017 21:04
平安
- Jul 09 Sun 2017 16:31
記7/8象山腳下頌缽音療
雖是來自J邀約,誰能說這不也是來自我內在靈魂的祈禱呢?想要與J的頌缽音療來次美麗的相遇。
去年我在不丹特別地為喜愛頌缽的J帶回一個小頌缽,在不丹旅行時,每到一處宗廟必靜坐的我,總是從背包中取出這個缽端送到佛前。不管如何輕裝的山中行走,這個小缽都是背包裏必帶的小寶貝。只為能讓它多帶上一點不丹土地的能量,以及不管何處偶遇的大小宗廟都得帶著它進去祈福。有一次,在首都廷布皇室宗廟的住持喇嘛拿起我的小缽把玩了一會兒,然後誦唸咒語加持,並悄悄地在缽內擺上幾顆藏藥及紅黃小布繩,不丹好友說那是喇嘛特別幫我這個缽加持祝禱。
療程個案中除了敲響的第一聲缽,那振頻隨即引發了我右肩背有一小處長久勞傷的痛感,我的內在身心很快的跟缽聲的頻率達成和諧共振。沒有我意識想像的可能哭泣或情緒上的起伏,偶有感覺到有些地方有些微尖銳的穿刺感,我只是鬆開自己去接受頌缽的提醒以及溫柔的帶領與安撫我內在的自我調整。
整個療程我意識很清醒,沒有感覺自己到遠方,只是安住在自己心內的當下。J提醒我可以回來時,我緩緩地呼吸,下意識將雙手輕放在眼臉上,下意識引導自己的能量從頭頂百會往腳下湧泉處掃了三遍,整個人才真正在有了根植於此時此地的實在感。張開眼睛,天光柔亮,工作室陽台的每一株植物彷彿都帶著微笑在迎接我。
我喜歡這樣的空間,有著飽滿的靜心的能量。
- Jun 23 Fri 2017 16:39
金色蓮花飛
早晨去山上拜拜,想到先生的妹妹辛苦的一生,真是心疼....
妹妹小時候發燒燒壞腦子,不是很聰明。後來嫁人,家裡火燒,女兒也燒燙傷。妹妹先生早病死。前幾年兒子在洗車廠工作又被倒車的駕駛不小心撞死。妹妹的女兒年紀輕輕就連生兩個孩子!
妹妹前幾年幫忙照顧媽媽,兩個人又親愛卻也常吵架鬥嘴,常跟我告狀彼此。媽媽兩年前也走了。妹妹自己身體也不好,但也幫她女兒照顧兩個孫女。任勞任怨,苦難的一生。
十幾二十年來,我們每個月給她們一萬元補貼房租。都是由我去幫忙滙款。
五年間,先生送走3位親人,大哥,媽媽跟妹妹...人生就這樣...
- Jun 11 Sun 2017 21:08
我們的師父–陳傳龍老師
我們敬愛的師父陳傳龍老師,字逸雲,江蘇海門人。1948年於上海高中畢業後,渡海就讀台灣中興大學森林學系。
大學畢業後,經由公家考試,由政府分發就業。老師一開始是在生產天然樟腦的公司服務,在當年,菸酒、糖、鹽及樟腦是四個專賣的公營單位。因為國外發明了製作成本較便宜的化學合成樟腦,導致台灣原木樟腦價格遽跌,供需榮景不再,最後公司被迫關閉,而原先在樟腦公司編制內的同仁,皆陸續被分發到其他單位。也因此,陳老師在這個時候由樟腦公司被編派到菸酒公賣局。
「那個時候,我負責在樟樹林的分布圖測定面積,要非常的專注,林界線條不能稍有偏移,可能那時候在測定時經常憋著氣,身體因此就搞壞了,一米七一的身高瘦到僅僅五十公斤左右,每個人見到我都問我是不是病了,怎這麼瘦啊!」老師回憶起當年身體並不強健。初到樟腦公司不久,聽說南海路、重慶南路口美國新聞處有名家表演太極拳,下班後他也跑去看了,看了之後對太極拳這傳統武學學問產生了興味,隔天起早便跑到植物園到處繞繞,看了幾個不同團體打的太極拳,就選了個自己看起來喜歡的架子學了,那時一開始練的是楊家的拳架,就這麼開始練了七八年,但練不出什麼作用來。這時有個同事也在練拳,陳老師好奇問他:「你認為當今拳打得最厲害的是誰?」問了幾次,同事默不作聲,禁不住他再次好奇追問,同事才緩緩回答:「是我的老師–劉培中老師」。劉培中先生乃為道家仙宗崑崙派一代宗師(1883年10月19日-1975年4月9日),自幼學習道,精道功拳與劍,曾任職欽天監。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其後在台創立崑崙仙宗。光緒十八年(1892年)5月14日,以神童膺選入京,至清宮懷仁堂天象學府習天文,後兼及靜功與慈禧太后陪修太極拳術。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14歲)二月受李姓道長之命,跟隨梁仲銘學習太極拳。
陳老師憶起當年第一次去聽劉培中老師講道,台下道友滿座。他曾聽說,劉老師眼睛泛淚地告訴大家說往後不再教太極拳了,因為真心想練拳的人太稀有。第一次遇見劉培中師爺,陳老師說師爺跟他手一握,他彷彿觸電的感受到源源不絕的一股飽滿又虛杳的能量朝他手上湧來,師爺握了他許久,一點沒有想放手的意思,一直到他心裡一想放開,師爺也即刻鬆開了手。當天,陳老師正巧有機會送劉師爺回家,那是一棟約莫三四層樓透天的房子。也因此陳老師知道了師爺的住處。而初見面這一握的震懾,也促使陳老師心中熊熊燃起的學拳的熱情,在幾天後他騎著腳踏車,獨自一人又到老師住處。但家裡的管家告知他師爺不在家,陳老師不死心在樓下等著,等了一陣子,心急地問了幾次都還是說不知道何時回來。過了許久,陳老師突然瞥見師爺的身影,其實他是在家的,馬上攔住師爺,直愣愣地跟師爺說:「我想拜您為師,跟您練拳。」師爺見其誠心,也不阻攔回絕,就轉身帶他上樓上的佛堂。香案上幾尊道家佛祖莊嚴相,劉師爺燃了幾炷香,對著道祖焚香禮拜,而同時讓陳老師在三拜九叩的大禮下,正式收他為徒。
拜師之後,劉師爺看他演練的拳,搖搖頭,說這不是真的太極拳。隨即指點他太極拳是內家拳,重內功。劉老師首先教他守關竅及九轉。練了二、三個月之後,有一天陳老師靜坐時突然身體氣動起來了,他不明所以、嚇了一跳,當天晚上下班馬上跑去見劉師爺。猶記得那天一去,劉師爺正在書房伏案寫字,一聽他說他靜坐時身體動起來了,師爺停下手上的筆,一抬起頭,很高興地呵呵大笑連連點頭讚賞說:「不得了啊!不得了啊!」旋即告知他靜坐時身體氣動的原因,並給他更進一步的指導。陳老師又繼續請教,仙宗裡頭功法多樣,各有其效,那接下來他需要再多學仙宗裡的其他諸多功法嗎?怎知師爺搖搖頭說:「不用不用,多則惑,少則得,這個已經很夠了,學專意凝神是最重要的。」並又教他仙宗裡重要的體系,如何在身體裡頭將氣運行,使得氣於周身靈活變化。在一生奉行劉培中師爺當年的指示,加上自己精研拳學多年以後的今天,老師也肯定了當年師爺要他專心著意守竅及不戀棧多學功法的純粹教導,大道至簡,此之謂也!
- Jun 11 Sun 2017 20:54
記《太極拳透視》編輯歷程
常聽到師兄姐跟我說謝謝,因為我工作的出版社偕同恩師弟子,協助恩師出了本完全不講門派、只探究太極拳真義的奇書《太極拳本義闡釋》,也幫恩師將一十四本密密麻麻記錄的筆記打字繕校出來等等,我心底深處總覺得極不好意思承領這些,因為,常常覺得自己其實是個最受恩典的人,能如此幸運將自己生命中除工作之餘的絕大時間,沉浸在恩師盡一生之心力領悟傳授的太極拳深奧學理中。
我記得剛一認識老師,教我的就是三句話「一柔破萬招」、「能柔萬事成」、「胯扭萬法備」。一開始聽到,我們可能不覺其言之重,像歌謠一樣聽聽就是。有一次見到老師捧著用細鐵絲線綑綁著的十幾本筆記本想將之扔了,此時老師也是輕輕對我們又叮囑著,學太極拳只要能全身柔透,純任無為,做到「一柔破萬招」、「能柔萬事成」、「胯扭萬法備」,老師不厭其煩苦口婆心反覆叮嚀這幾句,所有筆記記的在他今天看來已沒什麼重要了,都不過只是將全身柔掉、軟掉之後的必然結果!
筆記終究是被我們急攔了下來!老師功夫層次如珠峰之高深莫測,我們想要理解的卻是他這一路攀登峻嶺的過程點滴。老師說,這些筆記都是他在與人推手時想到的,也有的是自學研究經歌論解,再與平常自己練習時思考的功法心得,有時想到就記在紙上,他身邊直到現在還有累積著一疊散佚的記著學拳心得的小紙張,紙張記載的時期功力尚淺。後來他又找了小日曆本子(退休後開始記筆記時,時已練拳40載),有時在路上佇立著就隨手記,有時坐在公車上想到就記下來。逐日逐月逐年,光陰把人催老,但老師對拳理解的功力,也隨著時光流轉而構築了堅固厚實的根基。
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從辨識老師振筆疾寫的潦草字跡,打字,再交回給老師來來回回的修改校對。每一句每一段,老師以現今的高層次體悟再去反敲思考筆記寫的是否正確,是否能鍛鍊內功內勁,是否符合太極陰陽之理,是否能讓大家都讀得懂。每一本筆記打字修改審閱的過程,我大概也隨著老師來來回回看了十餘遍。功夫有蛻變成不可一世的俠女嗎?愚鈍如我所差尚遠矣!但心裡知道自己對拳的眼界可真是越來越雲深不知處了,說是雲深不知處,但也回到了反璞歸真、大道至簡的正道正念之軌。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協助筆記整理至今,終也能深深感受到道德經這句話的真義了。老師的拳,柔透到全身皆空,與天地宇宙合一。所謂的發一點也不是攻擊人的想法,大部分人一推手就想打人,一遇到力就想做些什麼,這個無為、不做、純任自然、究竟要如何損,就是學習鍛鍊中的一個大關。人從一出生,我們的心我們的身就開始積累許多想法把自己牢牢綑綁了,在心裡的是頂是抗是想攻擊是想防衛,在身上的是緊繃是僵力是黏著的筋骨是氣血不和暢,如何將「我」從這些不自然之中脫離,返回道法自然的本我面目?恩師說,太極拳是道的真實證驗,道高玄難知,而通過太極拳的學習,我們的身心都可以蛻變、可以返回自然之道,我在恩師的推手教學中深深體會到這個重返虛空的「純萃」。譬如有一回我又問如何鬆,老是鬆不了,老師回答:心裡想鬆就鬆了,哪裡還有什麼怎麼鬆!你想做什麼去鬆就又是做了,一做身就僵。」我還是不死心的問可我還是鬆不了啊?老師笑笑的回我:「那就是修養了,你以為想有就能有的了嗎?要丟,不停地丟,知道哪裡僵就丟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