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著名的禪修導師 馬哈希 是20世紀南傳佛教最重要的修行人之一
本書是馬哈希大師於1959年新年期間特別針對一般大眾 在家居士所發表的
關於內觀禪修的系列演講
本書詳細說明 寂止禪 與 內觀禪的差異
並以觀察腹部呼吸 氣息吐息所產生的風大現象為最基礎的修行入門
由淺入深
再直入內觀深奧的義理與綿密細緻的觀照歷程
從身心五蘊的覺察 再深入擴展至以六根為修持內觀法門的主要對象
經由掌握住心的剎那意識流程
最終證入涅槃
書籍上的封面 即是聞名的千塔之城---蒲干
大大小小的佛塔 矗立於這塊土地上
這裡的佛塔建築設計相當厲害
即使外頭日頭赤豔 可是佛塔裡頭總是非常涼爽
從外面看來似是簡單的線條
可裡頭卻有著迴廊的設計 可巧妙的引進空氣的對流而在佛塔中形成風的流動
讓人忘記外頭其實是高溫的天氣
微微的風輕輕巧巧地滑過你的肌膚
讓你在靜謐中覺察色受想行識五蘊生成的實相
佛塔裡頭總供奉著一尊 或東西南北面向四方各一尊的佛像
窗櫺的安置設計 引進微光照著佛像
光的明暗剛剛好適合靜坐冥想
我總覺得根本是為了讓人到裡面靜坐而設計的
我以為到緬甸最美的旅行
就是可以在蒲干這裡待上一段時間
每天就攜帶著一些簡單的食物跟水
騎著腳踏車 隨意去到一處佛塔
進去之後 找塊僻靜的地方
如此靜坐一天
傍晚時分 觀賞蒲干最美 詩意 壯闊的夕照
然後踩著腳踏車 伴著晚霞 清風 如眉新月
回家
夕照下的蒲干大地與回家的馬兒與牛群
總是光著腳丫進入佛塔
佛塔裡頭
隨意可坐
唯一要注意的是 腳可別直接朝著佛....
做晚課的僧侶們
生活即是修行
我以為 學習內觀之後
將法帶入生活中
才能真正擁有內心的祥寧平和
幫小女孩綁辮子的母親
南傳佛教屬小乘傳統
但我以為大乘小乘本無分別
一個能發展內心禪定基礎
知曉生滅無常 苦集滅道的人
方能擴展慈悲心
有更多的愛的振動
不僅自己了悟解脫
也能去愛更多的人與世界
從緬甸回來
更清楚明白
修行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我以為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在生活中準備一塊寧靜的聖地 一個神聖的空間
每天靜坐 從短短的時間開始也好
學會與自己的心緒念流相處
學習覺察 學習觀照
修行從不在遠方
從自己的身體開始學習
你可以找一個好老師
但真正的學習還是在自己
學會內觀
真正的練習卻是在生活的時時刻刻中
在行住坐臥 在一言一行 在每一個念頭的流轉
你都能了了分明
斷離妄念 無明 煩擾
這才是生命最重要該學習的智慧
.....
- Sep 08 Sat 2012 05:55
緬甸行後記---內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